4月12日上午,小昆山镇玉昆一村居民区在开展抗原自测期间,四期34号楼一名居民检测结果出现异常,随即对该楼栋实施封控管理。挺身而出的逆行者、默默支援的“疫”线战友、争相送温暖的居民……封控的48小时里,大家同心战疫,让楼栋宛若大家庭般温暖。

全副武装彻夜守候
34号楼居民抗原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时,社区志愿者葛花和孙传涛就在现场,当天他们负责为这栋楼的居民派发检测试剂并记录检测结果。两人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给居委会,得知楼栋将实行封控管理,他们主动请缨在楼下值守。
葛花是飞雕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白领,看着瘦弱,却能扛米运菜,大家平时都亲切地称她“花花”。“孩子才11岁,万一你感染了,照顾不了他的学业和生活起居可怎么办?”面对大家的好意劝阻,葛花却笑着解释自己舍小家为大家的原因,她说:“守牢疫情防线,我的孩子才能早日回到学校上课,希望他知道妈妈是个很勇敢的人。”
而孙传涛在本轮疫情暴发之初就第一时间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他为人勤劳、踏实肯干,是一名从事运输业的司机。小区封控期间,面对运送物资、抗原检测、社区巡逻等任务,孙传涛总是冲锋在前,这次也不例外。

4月12日晚,气温骤降,在居委会临时搭建的蓝色帐篷内,葛花和孙传涛身着防护服,以全副武装的状态彻夜守候,让34号楼的居民感受到了温暖与安心。
守夜队伍逐渐壮大
4月13日一早,34号楼居民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全员阴性,这让大家松了一口气。但在随后进行的抗原检测中,当事居民的检测结果再次出现异常,经上级研究决定,34号楼继续维持封控状态,再展开一轮核酸检测。
这一天,帐篷外风雨大作,帐篷里的两位志愿者仍在坚守岗位。不过与前一天不同的是,当天的帐篷里渐渐“热闹”起来。来自小昆山镇环卫服务有限公司的志愿者洪桂菊是与葛花同小组的战友,她提出想代替葛花值守。“让我也上。我的孩子大了,没有后顾之忧,花花孩子还小”。眼见孙传涛下午累到睡着,志愿者陶培江怕他着凉,悄悄为他披上自己的外套,暖心之举却让孙传涛马上惊醒:“有什么任务?”这一问让大家哭笑不得。

雨一直下到晚上都没见停,孙传涛多次建议葛花回家休息,自己留下就够了,葛花却坚持要与他并肩战斗。就在两人“僵持不下”之时,志愿者肖勇抱着睡袋出现在了帐篷门口。在他身后,还有来自台积电的陈明杰、正泰电气的孙小庆、顺丰的曾波、“王家大院”的王赛赛、“糊涂酒仙”的杨涛……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和居委会干部一起来到这里,大家加固帐篷,轮流值班守夜。原来,玉昆一村居民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班子成员讨论后决定,不能让任何一个志愿者倒下,所以连夜制定了值班表,由大家一起筑牢这道防线。
爱和食物“从天而降”
深夜气温下降,简易的帐篷挡不住刺骨的寒风,大家只能轮流起来活动身体,再继续坐下守夜。这时,34号楼上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不要淋生病了!”话音刚落,一把车钥匙被扔了下来。
突如其来的动静把众人吓了一跳,纷纷站起,楼上的声音再次传来:“你们到我车里去把暖气开起来,不要呆在帐篷里。躺地上睡不行的,太冷了。就是旁边那辆黑色吉普车。”原来,楼上一位居民在开窗透气时,正巧看到楼下的“大白”们冻得瑟瑟发抖。感到心疼的同时,他想到请志愿者去他车内取暖。他不愿说出自己的名字,继续朝志愿者喊道:“你们要挺住,你们倒下了,我们会内疚!”听罢这句话,已经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多日的志愿者们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接着,快吃一点热食暖暖身子!”不一会儿,楼上又有邻居“空投”了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油饼,打开还冒着热气。就在大家抬头寻找投喂的好心人时,整个楼道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声音:“要挺住!不能生病!我们绝不添乱,一起加油!”一声声鼓励化作一股股暖流,让原本寒冷的夜晚不再漫长。
4月14日一早,疲惫的“大白”们迎来了令人欣慰的好消息,经过两轮核酸检测复核,34号楼排除风险,解除临时管控。“有惊无险”的48小时过后,玉昆一村居民区疫情防控的“战斗堡垒”变得更加牢固。
■记者 彭璐 文 采访对象供图
■文字编辑 夏婷 陆怡怡
■栏目责编 夏婷 ■栏目主编 陆怡怡
本文来自作者[丹亦]投稿,不代表羽隶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law-prophet.com/jyfx/202509-358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羽隶号的签约作者“丹亦”!
希望本篇文章《松江小昆山楼栋48小时:有人挺身而出,有爱从天而降的感人故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羽隶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